中英
类风湿因子
/ lèi fēng shī yīn zǐ /
  • 网络释义
  • 专业释义
  • 1

     RF

    类风湿因子(RF)是抗人变性IgG的Fc段的一种自身抗体,多数学者认为RF及其免疫复合物参与滑膜和软骨组织的慢性类风湿性免疫炎症反应,与类风湿血管...

  • 2

    [免疫] rheumatoid factor

    ...,该病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常在起病后1-3年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是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标准之一,快速高效准确地检测RF对RA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3

     RHF

    类风湿因子RHF):185 ;抗链O(ASO):53.9; C-反应蛋白(CRP):2.13;血沉 :88m/h;血红蛋白(HGB):95g/h 。之后每隔半年检查一次。

  • 4

     IgM-RF

    现行的RA诊断标准只有免疫球蛋白M类风湿因子(IgM-RF)是实验室指标,且特异性..

  • 双语例句
  • 1
    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均阴性。
    Antinuclear antibody and rheumatoid factor were negative in both periods.
  • 2
    多关节炎型13例,3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均出现关节畸形。
    There were 13 polyarthritis and 3 cases of them were RF positive, who had developed severe destructive arthritis.
  • 3
    结论:干眼症患者白内障手术后易出现角膜上皮缺损,尤其是伴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患者。
    Conclusions: Cornea epithelial deficiency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in dry eye patient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factor positive.
查看更多
  • 百科
  •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RF最初由Rose等(1948年)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发现。RA患者体内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或EB病毒的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IgD类和IgE类。检测RF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胶乳凝集试验和ELISA法,胶乳法主要测定的是IgM类RF;ELISA法则可用于测定不同Ig类别的RF,而且还可实现定量检测,较有实用价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