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
歌德巴赫猜想
  • 翻译

The Goldbach conjecture

以上为机器翻译结果,快速获取精准的人工翻译结果,建议选择有道人工翻译

  • 网络释义
  • 1

     Goldbach Conjecture

    练习2 名言引入 哥德巴赫猜想 练习1 歌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 ): "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等于两个奇质数之和" 即:偶数=奇质数+奇质数 这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 双语例句
  • 1
    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堪称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开篇之作。
    The "Goldbach Problem" written by Xu Chi was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work of reportage in new days.
  • 2
    一如数学领域中的歌德巴赫猜想,“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法学中最著名的、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
    Like the Goldbach conjecture in mathematics, what is law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till unsolved problems in jurisprudence.
查看更多
  • 百科
  • 歌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这个猜想最早出现在1742年普鲁士人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的通信中。用现代的数学语言,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陈述为:这个猜想与当时欧洲数论学家讨论的整数分拆问题有一定联系。整数分拆问题是一类讨论“是否能将整数分拆为某些拥有特定性质的数的和”的问题,比如能否将所有整数都分拆为若干个完全平方数之和,或者若干个完全立方数的和,等等。而将一个给定的偶数分拆成两个素数之和,则被称之为此数的哥德巴赫分拆。例如,换句话说,哥德巴赫猜想主张每个大于等于4的偶数都是哥德巴赫数——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的数。哥德巴赫猜想也是二十世纪初希尔伯特第八问题中的一个子问题。哥德巴赫猜想在提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毫无进展,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数学家从组合数学与解析数论两方面分别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里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目前最好的结果是陈景润在1973年发表的陈氏定理(也被称为“1+2”)。哥德巴赫猜想另一个较弱的版本(也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是声称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质数之和。这个猜想可以从哥德巴赫猜想推出。1937年,苏联数学家伊万·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质数之和,基本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