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
亚当·斯密
  • 简明
  • 网络释义
  • 专业释义
  • 1

     Adam Smith

    亚当·斯密(Adam Smith)

  • 2

     Adam ith

    这些阶段模型学派的学者中,亚当·斯密(adam ith)、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沃尔特·罗斯托(walt rostow),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和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是最突出的...

  • 3

     Adam dense

    亚当·斯密Adam dense)社会化分工理论基础 顾客的个性需求和市场的激烈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 4

     Moral Sentiments

    道德情操论:英汉对照/(英)亚当·斯密(Moral Sentiments)著 吕宏波, 杨江涛译

短语
查看更多
  • 双语例句
  • 1
    亚当·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Adam Smith had a similar aberration.
  • 2
    1776年,亚当·就准确地指出了这个问题。
    Adam Smith put his finger on the problem back in 1776.
  • 3
    即使亚当·也会认为对烟民不加限制是不对的。
    Even Adam Smith might have found fault with the unhindered working of a smokers' market.
查看更多
  • 百科
  •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创立者,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被誉为“经济学之父”。 1723年他出生于苏格兰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并对经济学产生兴趣。17岁时转入牛津学院。毕业后,1748年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1751~1764年回格拉斯哥大学执教,期间他的伦理学讲义经修订在1759年以《道德情操论》为名出版,为他赢得了声誉。1764年他辞了教授。担任私人教师,并到欧洲旅行,结识了伏尔泰等名流,对他有很大影响。1767年他辞职,回家乡写作《国富论》,9年后《国富论》出版。1787年他出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逝世于苏格兰爱丁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