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草属 百科内容来自于: 百度百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毛;具粗厚合轴根状茎和较多细长之根。
茎不分枝,1或几条;常在中部具1或2至数叶(苞叶),稀裸露
基生叶2至数片或较多呈莲座状;具长柄,有托叶,叶片全缘;茎生叶(苞叶)无柄,常半抱茎。
花单生茎顶;萼筒离生或下半部与子房合生,裂片5,覆瓦状排列;花瓣5,覆瓦状排列,白色或淡黄色,稀淡绿色,边缘全边流苏状或啮蚀状,下部流苏状或啮蚀状和全缘;雄蕊5,与萼片对生,周位花或近下位花;退化雄蕊5,与花瓣对生,形状多样,呈柱状:顶端不裂或分裂;呈扁平状:顶端3-5 (-7) 浅至中裂,稀深裂或5~7齿;呈分枝状:2-3-5或7~13(-23)枝,顶端带腺体;雌蕊1,子房3~4室;胚珠多数,具薄珠心,柱头联合。
蒴果有时带棱,上位或半下位,室背开裂,有3-4裂瓣;种子多数,沿整个腹缝线着生,倒卵球形或长圆体,平滑,褐色;胚乳很薄或缺如。

生长环境

组中文名 组模式种 生长环境
扁平五裂组 P. wightiana Wall. ex Wight et Arn. 生于山谷疏林下、山坡杂草中、沟边和路边等处,海拔600~2000米。
唇形组 峨眉梅花草 生于海拔1300~1500米之岩石湿处。模式标本采自峨眉山。
三枝组 白耳菜 生于山坡、水沟边或路边潮湿处,海拔1100~2000米。
扁平二裂组 双叶梅花草 生于山坡阴处森林下或水沟边,海拔2200~2800米。
五枝组 厚叶梅花草 生于海拔1100米的岩石边。
扁平三裂组 凹瓣梅花草 生于山坡杂木林内、灌丛草甸、山坡草地或山坡开阔的地方,海拔2490~3600米。
齿裂组 长爪梅花草 生于海拔3000~3400米的草坡岩石缝或林下以及山沟等处。
多枝组 梅花草 生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中,沟边或河谷地阴湿处,海拔1580~2000米。
柱形组 青铜钱 生于杂木林下或林边,海拔2800~3400米。

地理分布

本属约7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高山地区;亚洲东南部和中部较为集中,其次为北美洲,极少数分布到欧洲。中国约60种。

本属分类

中文名 拉丁名 特征描述
柱形组
  
Sect. Saxifragastrum Drude 退化雄蕊柱状,顶端不裂或分裂。

  
少叶系 Ser. Saxifragastrum Ku 退化雄蕊柱状,顶端不裂,圆形或盘状。

  
莲座系 Ser. Rosulatae Ku 退化雄蕊较细长;基生叶片卵状三角形,基部下延;茎生叶在近基部与基生叶近等大或稍小,花瓣白色。
唇形组
  
Sect. Cladoparnassia Engl. 花瓣窄倒卵状匙形;退化雄蕊顶端近舌状;萼片披针形,茎生叶在近花处。
齿裂组
  
Sect. Odontohymen Ku 退化雄蕊扁平,5-7齿或3裂,稀2或5裂,顶端无腺体。
扁平三裂组
  
Sect. Nectarotrilobos Drude 退化雄蕊扁平,3裂,稀2或5裂。
短药隔亚组
  
Subsect. Amblysandra (Franch.)Ku 退化雄蕊扁平,3(-4~5)裂,浅至深裂,裂片顶端通常无腺体,极稀有不明显腺体状。

  
无叶系 Ser. Luteae Ku 雄蕊花药药隔不伸长。

  
单叶系 Ser. Nectarotrilobos Ku 茎上具1或2叶。

  
丽江系 Ser. Lijiangenses Ku 退化雄蕊3裂,中间裂片高出两侧裂片,约0.6毫米,花瓣倒卵形,稀近匙形,白色,全缘;茎生叶在茎之近基部。
长药隔亚组
  
Subsect. Xiphosandra (Franch.)Ku 茎上具2叶。
扁平二裂组
  
Sect. Nectarobilobos Ku 退化雄蕊扁平,2或(4-)5裂。
扁平五裂组
  
Sect. Allolobos Ku 退化雄蕊2裂,裂片近等长;茎生叶2。
三枝组
  
Sect. Fimbripetalum Drude 退化雄蕊具3或5分枝。

  
叙永系 Ser. Rhombipetalae Ku 退化雄蕊有3条分枝;茎上具2以上的叶(苞叶)。

  
南川系 Ser. Amoenae Ku 叶片肾形;花瓣非菱形,边缘下半部或全部有流苏状毛。

  
多叶系 Ser. Fimbripetalum Ku 花瓣边缘中部以下流苏状;茎上具叶3~6片。
五枝组
  
Sect. Nectaroquinquelobos Ku 花瓣卵形至三角状卵形,全边具流苏状毛,但毛顶端不膨大;茎生叶通常3片以上。

  
半边缘毛系 Ser. Gansuenses Ku 退化雄蕊5,极稀3~4或7分枝,茎上具1叶(苞叶)。

  
全边缘毛系 Ser. Nectaroquinquelobos Ku 叶片扁圆形,密被紫褐色小斑点,顶端凹;退化雄蕊分裂不超过中裂。
多枝组
  
Sect. Parnassia 叶片卵形或肾形,基部常呈截形或微心形,质地较薄。

主要价值

药用部位为梅花草的全草。
性味苦、凉;归肺;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止咳化痰。主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咽喉肿痛;脉管炎;疮痈肿毒;咳嗽多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每次1~3g。
附方:治黄疸型肝炎:梅花草五钱,小白蒿、秦艽、黄柏、红花各二钱,五灵脂、广木香各一钱。共研细末。每服一钱至一钱五分,每日三次,白糖水送服。

化学成份

根中含生物碱,含量约0.085%~0.09%。全草含黄酮类成分芸香甙(rutin),金丝桃甙(hyperin)及山柰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的衍生物。

该属研究

梅花草属四个种的新异名
吴丁、高连明、王红、李德铢(下述作者)系统地查阅和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标本馆、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馆、四川大学标本馆、云南大学标本馆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等的全部梅花草属(Parnassia L.)植物馆藏标本,结合野外观察和采集,发现该属一些分类群不能成立,应作为异名。
凹瓣梅花草:从原始描述和大量的蜡叶标本,丽江梅花草作为凹瓣梅花草的异名处理。
大叶梅花草:依据原始记载,通过对大叶梅花草模式产地活植株的野外观察,发现花瓣的颜色随花发育时期的不同有所改变,而退化雄蕊的分裂在不同植株间以及同一植株不同的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查阅比较彝良梅花草和大叶梅花草模式标本和馆藏蜡叶标本,两者的地域分布相近,生境相似,所以彝良梅花草与大叶梅花草为同一种,因此将其作为大叶梅花草的异名。
鸡眼草:钱义咏(1997)描述思茅梅花草时认为与甘肃梅花草相近,作者在查阅了鸡眼草的模式标本及其大量的蜡叶标本后发现,思茅梅花草与鸡眼草的形态特征相一致,且其形态特征均在鸡眼草的变异范围之内。所以思茅梅花草处理为鸡眼草的异名更为合适。
宽叶梅花草:谷粹芝(1987)根据广福林调队01057号标本,发表了新种龙胜梅花草出其与原产于贵州的宽叶梅花草相近,两者的区别主要为该种叶片较大,扁圆形,上面有紫色的小斑点;叶柄较长,退化雄蕊的分枝顶端有球形腺体。作者查阅了模式标本发现二者的叶片皆为扁圆形,而叶片大小与叶柄长短与植株个体大小有关(可能与植物的生境和年龄相关),即使在同一植株上,叶的大小与叶柄的长度也存在差异;叶面斑点紫色或褐色、退化雄蕊分枝顶端球形腺体明显与否均为连续变异。作者认为区分这两个种的形态特征不稳定,很难将二者分开。综上所述,作者认为两者实为一个种,故将龙胜梅花草处理为宽叶梅花草的异名。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
小调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进来说说原因吧 确定